我從小就喜歡泡在圖書館看漫畫,像是台灣本土漫畫:葉宏甲大師的《諸葛四郎》、劉興欽大師的《機器人》與《大嬸婆與阿三哥》等,都讓我受益良多與感觸很深,原來可以利用漫畫這麼有趣的方式來說故事。之後也迷上了日本漫畫:手塚治虫大師的《怪醫黑傑克》與《原子小金剛》、藤子不二雄大師的《小叮噹(哆啦A夢)》等,開啟了我拜讀各家漫畫的「取經之旅」。 也因為熱愛漫畫,所以國小上課常在課本上塗鴉,國文課本上的古人,常常被我畫成怒髮衝冠的戰士,或是身披披風的俠客。有時候被老師看到還會被唸兩句,但這依舊無法遏止我對於漫畫的熱情。 上了國中之後,認識了好友阿官,他畫了班上同學的故事《十七班英雄傳說》,激勵了我的創作意念,因此自己也開始畫漫畫,正式開啟了我漫畫創作的人生旅程。
考上了醫學系之後,自己便開始畫班上同學生活的點點滴滴,非常感謝當初支持我的同學們。 五年級開始進入醫院當見習醫學生,所見所聞,彷彿《紅樓夢》中「劉姥姥逛大觀園」,除了常常搞出些無厘頭的錯誤之外,處處所見皆是驚奇與新鮮。我自幼就喜愛動漫,因此利用空閒時間,開始提筆塗鴉畫下這些有趣的題材,漫畫內容主要描繪醫院中所見的酸甜苦辣與悲歡離合的事情。 後來有幸蒙《中國醫訊》的主編-陳于媯女士賞識,邀請我將漫畫作品投稿於醫訊上,後來就真的開始在每期中國醫訊連載醫院的四格漫畫。漫畫刊登之初,也曾擔心讀者是否能接受漫畫的內容,想不到後來很多人覺得很好笑有趣,因此越畫越多,不知不覺就連載了好一陣子。
後來到台大醫院實習,漫畫連載也就畫下句點。 忙碌的住院醫師生活,使我鮮少有時間再提筆繪圖,但就在多年後一切即將淡忘之際,卻獲選文化部新秀的肯定,而獲選的正是當初一疊又一疊的漫畫原稿。當初提筆之際,萬萬沒想到長輩的一句鼓勵,會在多年後開花結果,人生的際遇與緣份真的很奇妙!
得獎之後,為求精益求精,我與兩元一起創作,出版了醫院也瘋狂系列漫畫,這漫畫是我們多年來創作的心血結晶,很高興也很感謝的是,這幾年來的努力成果,獲得許多獎項。希望這漫畫能讓大家看了會心一笑,並了解台灣基層醫護人員的酸甜苦辣與心聲。飲水須思源,在此向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表示感謝、感恩及感念。
各位讀者好,沒想到醫院也瘋狂已經出版到那麼多集了,這都要感謝各位的支持,希望以後大家也繼續支持《醫院也瘋狂》!